---悼红轩重忆红楼梦★脂砚斋再问石头兄---
“踢馆函”递交至“中国红学会”已第64天;“约战函”递交至“北京曹雪芹学会”已第6天!至今无人敢接战,砖家今天的所作所为,就是要让大家看清所谓的“曹雪芹”,它就是一场闹剧!
再过两天便是5月13日,陈晓旭逝世11周年了。砖家这里特发表一个专辑,以纪念永远的林妹妹!
红楼梦第一回。那僧笑道:“此事说来好笑,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。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,[甲戌侧批:妙!所谓“三生石上旧精魂”也。甲戌眉批:全用幻。情之至,莫如此。今采来压卷,其后可知。]有绛[甲戌侧批:点“红”字。]珠[甲戌侧批:细思“绛珠”二字岂非血泪乎。]草一株。
“绛珠”,红色的泪珠。脂砚斋批曰:“细思‘绛珠’二字岂非血泪乎。”红学砖家再批曰:“紫鹃,子鹃也。杜鹃啼血,昼夜啼血乎。”
紫鹃,原名鹦哥。想当初,林黛玉初进贾府,只带了一个雪雁和一个嬷嬷。贾母因看见雪雁年纪太小,便将自己的身边的一个二等小丫头鹦哥给了黛玉,后改名为紫鹃。其实这是作者的一个伏笔也,因为紫鹃,实际上谐音“子鹃”也。
子鹃,是杜鹃的别名。杜鹃还有布谷、子规等一些别名。每到春夏季节,正是杜鹃花满山盛开之时。传说杜鹃就会在这一天彻夜悲鸣,人们看见杜鹃花满坡如鲜血般红艳,误以为是杜鹃的血染红了花瓣。“杜鹃”鸟之名由此而来。唐·成彦雄吟道“杜鹃花与鸟,怨艳两何赊,疑是口中血,滴成枝上花”。文天祥《金陵驿二首》:“从今却别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。”其实如果你仔细端详的话,是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呈红色,古人误会了。
而“杜鹃啼血”一词,最早出自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”。由于杜鹃啼声清脆而短促,好像是在说“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”,遂唤起了人们种种思絮。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,便把杜鹃当作一种悲鸟,当作哀痛至极的象征物了。
于是,绛珠草和子鹃,一个血泪一个啼血。两大悲剧,悲中更悲,令人悲从心来。预示着林黛玉还泪而来,最终泪尽而去。
它也代表着作者骨子深处的一些东西,这点从“绛珠草和子鹃”便可以看出。那就是整本《红楼梦》,作者最欣赏的便是林黛玉这个角色。这个“林黛玉”是他自己的化身:清高孤傲,不食人间烟火。作者乃500年来罕见的旷世奇才也,大凡有才之人,都会有“寒塘渡鹤影,冷月照花魂”这种清高孤傲,孤芳自赏的性格。才会在林黛玉的身边,悄悄伏笔了这么一个“杜鹃啼血”的大悲剧角色。
作者最后绝非贫困潦倒而死,而是悲伤过度而死。壬午除夕,芹泪尽而死:乾隆二十三年(1759年)十二月三十日,红楼梦作者爱新觉罗·弘暟为红楼梦呕心沥血,泣血而去了。
红学砖家在这里斗胆一猜,红楼梦作者死后,化成了一只子鹃。他在交泰殿上不停地啼血“悲乎,无材可去补苍天;悲乎,无材可去补苍天”。你若真的看见,不凡拜一拜,那便是红楼梦作者的化身了。
此乃当今最顶尖的红学研究。研究成果所有者:赖晓伟。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,为你解读真正的红楼梦。
举报/反馈

赖晓伟重评石头记

65.3万获赞 15万粉丝
代表作《赖晓伟重评石头记》
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,活力创作者
关注
0
0
收藏
分享